首页成语词典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的意思
bàngxiāngchí,yúrén

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



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

出处《战国策 燕策二》记载:蚌张开壳晒太阳,鹬去啄它,嘴被蚌壳夹住,两方面都不相让。渔翁来了,把两个都捉住了。

例子这真叫做‘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’。若是倪善继存心忠厚,兄弟和睦,肯将家私平等分析,这千两黄金,弟兄大家该五百两,怎到得滕大尹之手?《古今小说 滕大尹鬼断家私》


基础信息

拼音yù bàng xiāng chí,yú rén dé lì

注音ㄩˋ ㄅㄤˋ ㄒ一ㄤ ㄔˊ,ㄩˊ ㄖㄣˊ ㄉㄜˊ ㄌ一ˋ

繁体鷸蚌相持,漁人得利

感情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。

近义词鹬蚌相持,渔翁得利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的意思解释、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是什么意思由魔兔字典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长嘘短气 长声、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。
鬼怕恶人 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。
浪迹江湖 到处漂泊,没有固定的住处。
为民请命 请命:请示保全生命。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,提出要求。
目光短浅 缺乏远见卓识的、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
陈言务去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。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。
牛口之下 借指卑下的地位。
举贤任能 举:推荐,选拔。举荐贤者,任用能人。
连编累牍 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
半路出家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
逆来顺受 逆:不顺;顺:顺从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
千丝万缕 缕:线。千根丝;万条线。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。
绊脚石 绊脚的石头,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。
不治之症 治不好的病、绝症。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、错误。
黄雀衔环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。指报恩。
有目共睹 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
赴汤蹈火 赴:去;走向;汤:开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奋不顾身;不避艰险。
女扮男装 女子穿上男装,打扮成男子的模样。
三十三天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
道山学海 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文治武功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
摧身碎首 即粉身碎骨。
纵横天下 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
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 加诸膝:放在膝盖上;坠诸渊:推进深渊。指不讲原则,感情用事,对别人的爱憎态度,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。
度德量力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
古里古怪 怪异、奇特。
依样画葫芦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
忙不择价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