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白居易的诗 >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

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

[唐代]:白居易

袅袅檐树动,好风西南来。

红缸霏微灭,碧幌飘飖开。

披襟有馀凉,拂簟无纤埃。

但喜烦暑退,不惜光阴催。

河秋稍清浅,月午方裴回。

或行或坐卧,体适心悠哉。

美人在浚都,旌旗绕楼台。

虽非沧溟阻,难见如蓬莱。

蝉迎节又换,雁送书未回。

君位日宠重,我年日摧颓。

无因风月下,一举平生杯。

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檐边树木微微摆动,原是怡人凉风自西南而来。

灯盏随之轻晃,青烟腾起,火光微灭。碧色帷幔亦缓缓飘摇而开。

我敞开衣襟,凉气充盈周身,心觉舒畅无比。轻拂竹席,未见有一丝纤尘沾染。

只愿恼人的酷暑褪去,不惜任由光阴渐催人老。

河水入秋便逐渐显得清浅起来,月亮要等到午夜才会徘徊于水天之间。

这时不论是起身行走或是坐卧,身体和心都倍感舒适。

我心有所怀的(你)啊,身处在浚都那旌旗围绕的楼台上呢。

虽并未隔着大海那般遥远,可要相见却太难。

蝉鸣迎来了节气的变更,替我送信给你的飞雁却还迟迟未归。

你日渐位高权重,我却日渐衰老颓唐。

再无法趁秋风起时,月色之下你我共同举杯畅谈人生了。

注释

袅袅: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。

红缸:亦作“红釭”。灯盏的别称。

碧幌;绿色的帏幔。

披襟:敝开衣襟。

簟:竹席。

裴回:亦作“裵回”。彷徨。徘徊不进貌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.公羽一木译注,作者邮箱:1085260721@qq.com

白居易简介

唐代·白居易的简介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...〔 ► 白居易的诗(2585篇)

猜你喜欢

古塞上曲七首 其二

唐代贯休

中军杀白马,白日祭苍苍。号变旗幡乱,鼙乾草木黄。

朔云含冻雨,枯骨放妖光。故国今何处,参差近鬼方。

玉楼春

汪东

南畦北垄青无际。社社忙供蔬果市。芥姜接叶长儿孙,瓜豆缠藤成姊妹。

不教寸土轻抛弃。人力偏能穷地利。农家一语味深长,只有懒人无懒地。

次韵答几道 其五

清代陈宝琛

有子端应胜买田,苇间待汝共延缘。不须灯下吴江雨,相见论诗动隔年。

栖贤山居十首 其三

明代释函是

潦倒一枝筇,逍遥十里松。偶逢犊鼻叟,同听石溪钟。

骤雨不出谷,晴云隐乱峰。忽然残照起,犹见金芙蓉。

与金水相约咏世界杯限以“九佳”前十二字为韵

熊盛元

卅二烟尘迷乱眼,绿茵坪上影清佳。沸天潮涌高千尺,喝彩声喧震六街。

问鼎纷驰称霸念,追风端赖踏云鞋。群夷砺志摩星月,诸夏无缘夺奖牌。

次韵伯言明发登西楼望桃花 其一

宋代释道潜

江南梅子已生仁,京国桃花始放春。气候不齐虽可恨,一枝犹得见墙闉。